发布人: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近日,由广西大学牵头制定的原创性高质量团体标准《奶水牛精料补充料》通过专家审定。该标准由起草单位多年的研究实践成果转化而来,标准严格规范了奶水牛精料补充料的质量要求,对提高奶水牛精料补充料的质量,提高奶水牛的养殖效益,促进奶水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背景 随着水牛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逐渐普及。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对水牛用精料补充料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例如,现代养殖中采用分阶段饲养技术,不同阶段的水牛对营养的需求差异明显,需要精准配方的精料补充料来满足。然而,现有的市场精料补充料产品难以完全适应这种技术发展需求。由于奶水牛的科学养殖离不开符合水牛消化生理特点的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作为奶水牛养殖的重要投入品,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点 相较于黑白花奶牛,奶水牛产奶量低,依据营养需要量的析因法,总营养需要量为维持需要与生产需要之和,而维持需要与代谢体重相关,生产需要与产奶量(针对泌乳水牛)或者平均日增重(针对生长水牛)相关,因此,水牛各个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也相对较低。本标准针对奶水牛耐粗饲(粗纤维消化率比普通奶牛高15%-20%),代谢率低、蛋白质需求低的生产特性,规定了干奶奶水牛精料补充料(干奶期)、泌乳奶水牛精料补充料(泌乳期)、犊水牛精料补充料(1~6月龄)、后备水牛精料补充料(≥7月龄)4个阶段的精料补充料主要营养指标,其中粗蛋白质分别≥13.0%、≥15.0%、≥16.0%、≥14.0%;粗纤维≤14.0%、≤12.0%、≤12.0%、≤12.0%。解决了奶水牛精料补充料无标准可循、使用其他牛种的精料补充料造成奶水牛养殖成本增加的困境。充分体现出本标准原创性、高质量的特色与特点。 
 技术作用 目前市场上奶水牛专用精料补充料产品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符合奶水牛消化代谢特点的精料补充料可弥补粗饲料能量不足,平衡饲粮能氮比,缓解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状态,预防代谢疾病的发生。另外还能优化瘤胃微生物环境,增强消化功能,减少瘤胃积食等消化道疾病风险,同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等,保障骨骼发育和肌肉生长,改善体型结构与增重速度,?支持高效生产管理。科学配比的精料补充料可满足高产奶水牛的营养需求,增加日产奶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来自广西饲料监测所、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在听取标准起草单位的标准起草情况汇报后,对标准逐条逐款进行了认真审定,一致认为团体标准《奶水牛精料补充料》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提高奶水牛精料补充料的质量,提高奶水牛的养殖效益,促进奶水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标准化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林华,广西大学邹彩霞研究员,广西九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陈林,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黄雅莉高级实验师、吴健平讲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兽药监察所李仲林博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唐庆凤高级畜牧师,广西牧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创,南宁百昌源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农强、经理陈汉华,皇氏赛尔生物科技(广西)有限公司经理刘斌,南宁市甜蜜蜜饲料有限公司蔡杏华博后,广西石埠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祖韬高级工程师,广西辽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然,海南港翔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祖力,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反刍料技术部部长冯加猛,广西茂森农牧有限公司李维姣高级畜牧师,广西扶南饲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黄杰,广西万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居素等编制工作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团体标准审定会。  | 
    


